服务热线:400-0033-166
万商云集 - 企业数字化选用平台

企业首选的

数字选用平台

中江县国蓉家庭农场:种养结合模式下的现代农业新样本
位于德阳市中江县的国蓉家庭农场,自2023年成立以来,凭借种养结合的创新模式迅速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标杆。作为一家集肉牛养殖、蔬果种植与饲草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场,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资源循环利用,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一、种养结合模式的三大核心优势 1. 资源高效利用 农场的肉牛养殖区与蔬菜种植区仅一墙之隔。牛粪经过堆肥发酵处理后,成为蔬菜基地的天然有机肥料;而蔬菜种植产生的秸秆和尾菜,则加工成高营养饲草反哺牛群。这种闭环设计不仅降低投入成本,还避免了传统农业的污染问题。
2. 品质双重提升 使用有机肥种植的番茄、辣椒等作物,糖度比普通产品高出15%-20%;肉牛食用自产饲草后,肉质更紧实、脂肪分布更均匀。农场负责人透露,他们的牛肉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,复购率达到70%以上。
3. 抗风险能力增强 2023年夏季极端天气导致周边多个蔬菜基地减产,而国蓉农场因采用滴灌技术和遮阳棚设施,产量仅下降5%。多元化经营模式有效分散了市场风险。
二、肉牛养殖的技术创新 农场现有存栏肉牛200余头,采用“两季三阶段”饲养法: 育肥前期:精粗饲料比例3:7,重点补充蛋白质 育肥中期:增加玉米青贮占比至40% 出栏前30天:添加益生菌改善消化吸收
配合自主研发的饲草配方(玉米秸秆60%+苜蓿20%+豆粕15%+矿物质5%),肉牛日均增重可达1.5公斤,比传统喂养效率提升25%。
三、蔬菜种植的精细化管理 200亩种植区划分为6个轮作单元,严格执行“三菜一休”制度: 1. 茄果类(番茄、茄子)→ 2. 叶菜类(生菜、油麦菜)→ 3. 根茎类(萝卜、土豆)→ 休耕期种植绿肥 这种模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.2%提升至2.8%,病虫害发生率降低40%。
四、饲草加工的产业延伸 农场投资建设了年产500吨的饲草加工车间,采用“破碎—混合—压块—密封”四步工艺,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标准化饲草块。产品含水率控制在13%-15%,可储存12个月不变质,既满足自用需求,又为周边养殖户提供稳定货源。
五、可持续发展实践 沼气工程:日均处理粪污3吨,年产沼气4万立方米,满足农场60%能源需求 节水系统:滴灌设施节水率达40%,配套雨水收集池年蓄水800立方米 生物防治:释放瓢虫、赤眼蜂等天敌昆虫,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Q1:家庭农场如何实现种养循环? 通过建立养殖废弃物→有机肥→种植→饲草→养殖的闭环系统,需配套发酵设施和精准配比技术。
Q2:肉牛饲草配比有哪些注意事项? 粗纤维含量需保持在18%-22%,钙磷比控制在2:1,青贮饲料开封后需在7日内用完。
Q3:有机蔬菜种植有哪些常见误区? 并非完全不用肥料,而是需科学施用腐熟有机肥,每亩年用量建议3-5吨,分4次追施。
Q4:小型农场粪污处理方案如何选择? 存栏200头以下建议采用堆肥发酵法,建设防渗发酵槽,添加EM菌剂可缩短处理周期至20天。
Q5:生态农业项目有哪些政策支持? 可申请农机购置补贴(高30%)、有机认证补助(2-5万元)、以及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建设专项基金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